1999年10月18日星期一

特區加減訣

加加加﹐減減減﹐逆行加減市民只有慘﹗慘﹗慘﹗

近來不斷傳出政府計劃加價﹑加稅﹑減福利的消息﹐總而觀之﹐政府正千方百計搜刮民脂民膏﹐以填補龐大基建工程造成的赤字﹐普羅大眾面對這筆糊塗加減數﹐反應只有一個字﹕慘﹗

現時﹐香港正面對嚴峻的考驗﹕金融風暴後﹐經濟仍然在谷底徘徊﹐8﹒5釐的優惠利率加上6﹒1巴仙的通縮﹐形成高達14﹒6釐的實質利率。各行各業艱苦經營﹐老闆們割價求客﹐員工們朝夕怕飯碗不保﹐被減薪削福利也不敢吭聲﹐正是大家咬緊牙關﹐勒緊肚皮過緊日子的時候﹐偏偏政府在這時逆市而行﹐多項加價建議令市民雪上加霜。

逆市而行雪上加霜

加水費是政府其中一項增加收入的計劃。以往港府在供水方面提供補貼﹐現時政府入不敷支﹐便名正言順要求用者自付﹐決意向市民徵加水費。然而﹐加價背後的事實是﹐港府一方面以高價向廣東省政府買入東江水﹐一方面卻因儲水過多﹐被迫將多餘的食水排出大海。政府要求市民自掏腰包﹐葬送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入大海﹐如此『倒水』會有人服氣嗎﹖

另外﹐審計署更揭發水務署錯估香港的用水量。水務署沒有考慮到本港工業北移﹐用水量不增反減的可能﹐與廣東省簽訂的供水合約毫無彈性﹐致使水塘滿溢﹐十年來傾倒價值三百億的食水入大海。在食水大量剩餘的情況之下﹐水務署仍禁止工商業大廈使用較廉宜又環保的水冷式冷氣機﹐情願風冷式冷氣機噴出的熱氣和產生的噪音瀰漫港九工商業區﹐難道這又符合特區政府的環保原則嗎﹖

本港的輸水管道﹐不少因日久失修﹐鏽蝕破損﹐每年在輸水管漏水的食水多達八億元。我曾就此問題﹐在電台節目中訪問庫務局局長俞宗怡。俞局長認為全世界有輸水系統的地方都有水喉漏水的情況﹐香港的漏水情況﹐和其它國家差不了多少﹐在合理情形之下。如果要全面重新鋪設水管﹐檢查水喉﹐動輒數十億元﹐比起可省回的水費﹐根本得不償失。對於俞局長的觀點﹐我絕不認同﹕外國城市人煙稀疏﹐輸水管需要橫跨許多地方﹐管理較難﹐費用亦鉅﹐香港地方密集﹐照理漏水情況應較為輕微﹐為何情況偏偏相反﹖如果政府肯重新鋪設水管﹐不但可省回浪費掉的食水﹐環保之餘又可增加就業機會﹐何樂而不為﹖

如果政府不能解決浪費食水的問題﹐根本沒有任何理據談論加價。

削減福利一意孤行

覬覦每日在羅湖出入境的廿萬人次﹐政府正研究徵收陸路離境稅﹐預計若每人徵收廿元﹐每年可為庫房帶來七億多元的進脹。然而經陸路離境的市民多是草根階層﹐在經濟如此低迷的時候﹐向他們加徵新稅﹐是不是令他們百上加斤﹖

港進聯最近向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提出開源方法﹐建議向外傭徵繳月薪的20﹣25﹪作為他們使用公共設施的代價。姑且莫論此法是否可通可行﹐即使成功﹐政府亦不過多十五億至二十億元進賬﹐對於基建二千四百億元的鉅款﹐不過九牛一毛﹐搜刮外傭的血淚錢﹐以供官僚基建之揮霍﹐政府在國際上還有地位和面子嗎﹖

倒行逆施怨聲載道

在削減福利方面﹐政府內部有人提出﹕除老弱傷殘外﹐所有領取綜援者以後要以家庭為單位﹐無論家庭成員多少﹐所申請的綜援金均設上限。儘管我們同意﹐社會上的確有一些懶人﹐依賴綜援不肯工作﹐但不理家庭成員多寡﹐設定上限﹐無非把大家庭迫上死角。民主黨成員羅致光表示﹐今年年初政府已就設綜援上限廣泛諮詢民意﹐但無人表示贊成﹐政府在一片反對聲中仍然固執堅持﹐目的不外一個﹕政府缺乏財源﹐唯有想辦法削減福利。

政府說要環保﹐卻自打嘴巴﹐帶頭破壞環境(大規模的市區重建﹐築橋建路﹐對環境造成無可修補的破壞)﹔政府再三強調要審慎理財﹐卻輕率定下二千四百億的基建計劃﹐導致嚴重入不敷支。(新機場所耗費的二千三百五十億﹐經過長期諮詢﹐民間亦討論多年方才進行﹐新一期總共二千四百億的基建計劃在特首施政報告中只是被輕輕帶過﹐既沒有和各個政黨公平討論﹐也沒有諮詢過民意﹐簡直是視公帑如草莽。)

在經濟有待復甦﹐百業衰微之時﹐政府不肯減稅增加福利﹐刺激經濟改善就業﹐反而倒行逆施﹐盡搜盡刮﹐如此『開源節流』﹐以供基建之揮霍﹐納稅人又豈能心服口服﹖如此苛政﹐怎不教人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