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准許三妻四妾 打造「代母港」

繼四叔利用高科技方法一索得三男孫之後,本周三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又獻新猷,認為香港可以將這種服務發揚光大,修改法例容許商業代母在港經營,打造香港成為「代母港」,但在推行時必須注意不可讓北方佳麗壟斷代母行業。

對於林健鋒的建議我有少許修改,就是既然容許商業代母存在,那是否也應該容許利用自然方法令代母成孕呢?

因為這樣的話,起碼雙方在過程中會較為愉快。甚至我認為可以看看是否應該恢復《大清律例》,准許納妾呢?因為以往妾在某程度上是一個生孩子的工具,只要將妾改為代母即可。

港女不願生孩子

不過有一點我不太想得通,就是如何能防止北方佳麗壟斷代母行業。香港的女性連生育自己的小孩子也不願意,現時香港是世上生育率最低的城市之一,每個女性平均只生0.86個小孩,又怎會願意花上一年時間去代其他人生孩子呢?要預防北方佳麗壟斷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五湖四海地輸入代母,即使代母來自非洲或印度也沒關係,因為只要卵子來自中國人,生出來的孩子仍然是純種中國人。

這做法唯一的障礙,是不可與這些代母採用自然方法成孕,而且要另外想辦法籌募卵子。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蘇花公路落後非常

台灣蘇花公路坍塌,事件中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從報道片段可見,蘇花作為台灣其中一條主要幹線公路,竟然是恍如原始的山路般簡陋。在暴風雨期間出現坍塌,有時固然難以避免,然而在非受地震影響下,一條公路會在多個地點同時發生坍塌,則公共設施質素實在很有問題,這條公路實在極之危險。要興建一條沿山而建的公路,必須做好兩邊護土牆及防撞欄杆的建設,但工程造價卻非常昂貴,因此近代多以隧道代替沿山公路。而從蘇花公路的情況來看,台灣這類公共設施實在非常落後。

國內網民竟幸災樂禍

國內同胞在海外遇難,大家都予以深切同情,然而接着卻出現了很奇怪的事。在傳媒揭露遇難旅行團原來有一半團友為珠海地稅局人員以公費旅遊後,我發現國內網站留言反應幸災樂禍者竟佔了多數,例如「珠海納稅人目前情緒穩定」、「孩子們,快複習,去珠海考公務員」,甚至「死吧!要死多點」。

遇難的其實不過是中下級公務員,應不至如此仇恨,即使死了也不放過,但實際上民情卻是如此。

國內人民對整個官僚系統的仇恨到達這個程度,其實已非常險峻。好像之前廣西梧州暴亂,兩個公安被打死,網民貼出照片,市民的反應竟是高興不已。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超級議席選舉其實無得揀

香港特區政府已正式提出新增區議會功能組別候選人須為現任民選區議員,並將提名人數由10人增至15人。我們知道,這方案是必然會獲得通過的,因為政改是大是大非的議題,西環「吹雞」,保皇黨當然要熱烈支持。而且,這方案對誰最有利呢?誰握有最多的區議會議席呢?答案就是民建聯和工聯會。其他扮獨立的區議員,其實也是受西環指使的。
政改的是與非至此已非常清楚。香港現在有多少政團能擁有15個區議會議席呢?答案只有4個:民主黨、民協、民建聯和工聯會。民協下一屆恐怕不會再有15席了,因為當區議員議席變得如此重要時,其他政黨如民建聯、工聯會等,必然會投入更多經費去競選,民協手上的議席最易成為競爭目標,何況民協在西九還會受到社民連的夾擊呢!


增加民主成份成笑話

如此一來,情況就更妙了。有資格參與角逐的只剩下3個政團,而這3個政團會提名多少個候選人?若3者按香港選民比例協調提名5位候選人,即民主黨3個、民建聯和工聯會各一個的話,就會變成等額選舉,連選也省了。倘若他們堅持這樣做,是沒有人能夠制止的。不過這樣做又未免太難看了,改為民主黨提名3個,民建聯和工聯會分別提名兩個,會不會好一點?民建聯與工聯會配票機制可靠,結果其實等同等額選舉。這是我們早已預言的結果,這就是民主黨所謂的「增加民主成份」。
我曾說個一個笑話–有天我問我太太:「為甚麼結婚21年來,我從來沒有其他女人可以選擇?」我太太說:「不對,你可以有3個選擇。第一,是平時的我;第二,是不穿衣服的我;第三,是穿蕭雙雙校服的我。你選哪一個?」最後,我唯有選擇平時的她,因為至少沒有這麼惡心。而他們所講的「民主成份」,也大概如此。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看中國反日情緒

內地連續3星期出現反日示威活動,據日本放送協會報道,在過去數天,有超過10個中國城市有市民號召反日示威。在此,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內地反日情緒的問題。

日本曾侵略中國而且不肯認錯,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對此我們是應該鍥而不捨地追究下去的,但在不停聲討的期間,我們必須明白絕不應影響到現實政治。

身處在21世紀,20世紀、甚至19世紀的思維模式和手段已不再合用。在19世紀,人們每每會使用武力威嚇他人。20世紀中期之前,大型戰爭仍有機會發生。及至20世紀中業之後,所有的戰爭其實都只是小型戰爭。美國攻打伊拉克,伊拉克實在是沒有甚麼抵抗能力的。美國是絕對不會向大國如中國、俄羅斯開戰,甚至連伊朗也不會考慮。

自從20世紀中業以來,席捲世界的3大思想分別是「民主」、「自由經濟」及「和平主義」。

「和平主義」,就是我們絕不能接受利用戰爭去解決任何爭端。國內群眾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卻沒有同時受到近代文明的教育,「殺掉所有日本人」、「將日本人趕出地球」等示威標語口號,只會令中華民族蒙羞。

(本文內容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颱風真正威力 年輕人難想像

文章下筆時為22日下午3時,看情況颱風「鮎魚」是不會吹襲香港的了,否則它本來應是有史以來吹襲香港的最強颱風,因為它的中心風速可高達200公里。

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關於颱風的童年回憶。記得在我年輕的時代,每遇颱風,市面的氣氛都比現在緊張得多。我想這是因為當年建築物的質素相對較差,許多房屋都有漏水的情況,玻璃窗也並非鋁造,不夠堅固,要用面盤去盛滲漏的水滴。木屋區情形就更淒慘,擔心一片屋頂隨時會被捲走。近年颱風已甚少在香港造成嚴重傷亡,除了因為建築物變得紮實,也因為現時的預警系統比以前進步,新一代也許不能想像颱風原來能造成嚴重破壞。

丙午風災曾殺5%港人

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風災,是1906年的丙午風災。由掛起3號風至改掛10號風球,只歷時個多小時,完全沒防備的時間。因此那次風災造成1.5萬人死亡,而當時香港人口只有32萬,死亡人數達人口的5%,即等如現在的香港死了35萬人,這個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從歷史圖片可見,當時海上布滿屍體,要用木筏打撈上岸。繼此之後,1937年的丁丑風災也造成近1.1萬人死亡。而戰後最嚴重的風災應是1962年的溫黛,造成183人死亡,我相信這也是這一代人回憶中最嚴重的一次。

當然,颱風在孟加拉至今仍然造成嚴重傷亡,主因是孟加拉大部份地方低於水平線,巨浪的破壞力極強。現時預測風暴的技術已不可同日而喻。1906年時只能靠風向、濕度和氣壓等去估計;戰後則改用雷達,準確度已大大提升;時至今日,有衛星和超級電腦幫助,颱風對我們已無任何懸念可言。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幫助重病患者政府有責

基本上我們可以從3個層面去處理香港的醫療保險問題。首先,小病應該由私人醫療處理,甚至連保險也不需要。其次,中型疾病可以保險的方式去處理,不過如何防止濫用,則是另一個大問題,容後再作詳細討論。第三,政府其實無法避逃照顧嚴重病患者的責任,外國的醫療制度亦有這個發展的趨勢,因為這是道德風險最低的方法,沒有人會因為想去騙化療療程而去偽裝患上癌症。既然病人如此不幸患上重病,政府就只能負上照顧他們的責任,然後靠處理大量病人將成本減低。

應允英聯邦醫生來港執業

另外,增加醫生及醫護人員供應亦是非常重要,最低限度要恢復1997年以前聯邦醫生可在港執業的制度;或是利用新科技,准許各地合資格的醫生作遙距診症;又或是容許國內達到某種資格的醫生來港執業;更可如董建華曾提出、卻多年來未有推行的建議,建設一所大型的中西醫結合的教學醫院,部份病人用中醫方法去診治,也是節省成本的好方法。

最後,如果政府想鼓勵市民儲蓄,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市民可按照不同年齡,將不同金額的保健費存入政府的戶口,市民存兩元,政府即會給他補貼一元,而存款可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行政費用較低的方法投資。當有需要時,市民可提取自己的存款,供自己治病,而在自願的情況下,更可挪用這筆款項供家人治病,形成聯合互保的效果。這個計劃的好處是,若你在生時沒有使用過這筆存款,可在死後將款項轉移給自己的子女,這樣不但可使供款者不會亂用供款,也能增加市民的保健意識及誘因。這是一種混合的制度,道德風險亦是最小的。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自願醫保吸引力存疑

過去10年,香港特區政府不斷為醫療融資計劃作出諮詢,心底裏其實是想推行強制性供款,然後用私人保險的方法運作,不過每次都遭到市民極大反對。主要原因是現在香港的公共醫療基本上是免費的,精明的香港人又怎會忽然願意付錢?
香港的醫療體系是由甚麼構成的呢?其中約55%是公共醫療,45%是私營醫療。小病如傷風咳嗽,大部份人都會光顧私家醫生,大病則會到公立醫院,因為到公立醫院看小病是須要輪候的,輪候所付出的時間代價,往往大於私家醫生所收的一兩百元診金。若身患重疾,到私家醫院的治療費用則非常之昂貴,極少香港人能負擔得起,只有選擇公共醫療服務。因此,最難處理的是反而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白內障,去私家醫院太昂貴,到公共醫院又因為供不應求而需要長期輪候,令病人非常痛苦。


政府未說出實際補貼方法
特區政府碰過無數次壁之後,終於得出今次這套自願性供款計劃。這個供款計劃的特色是毫無儲蓄成份,由政府定立標準保單,然後市民可以因應個人需要增加個別選項。首先我們要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保險公司有數以千計的醫療保險產品,在自願意性基礎下,為甚麼要買政府這個保險呢?政府會說,它這個保險計劃是有很多好處的,例如它會保障一些私營保險不肯保障的人、病症和服務。然而增加保障範圍,無可避免會導致賠償額大增,結果就是保單保費上調,甚至變得比私營保險的保費還要昂貴。在這情況下,市民為甚麼要買較貴的保單呢?原因是它能得到政府的補貼。但是政府卻沒有說出實際補貼的方法。
作為消費者,有甚麼原因會驅使你去買一件你原本不打算買的貨品呢?其中一個原因是減價,而減價在香港醫療保險上就是指政府補貼。假設原本你是不買保險的,現在你買,是因為政府補貼你四成。但政府是不會肯明文註明會津貼四成的,因為它不能知道將會有多少人買,也不知道保單有多大,若最後有300萬人買,而且是買最豪華的計劃,津貼四成就不得了。反過來,政府為求控制成本,可規定補貼20億,平均攤分給所有受保人,這樣的話,如購買保險的人數眾多,補貼就是杯水車薪,使計劃變得毫無吸引力。若政府就如何補貼沒有一個明確表示,是很難使市民參與這個醫療保險計劃。

需求增加致服務收費飛升
上述的都不過是計劃中的一小撮問題,還有其他更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香港的醫生和護士的人數大致是固定的,是不會突然大幅增加的。若有大量人口因為買了保險,而從公共醫院移往私家醫院求診,對私家醫院服務需求自然會增加。在需求增加,而供應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服務收費飛升。醫療服務價格上升,令保險賠償額大增,造成保費不斷上漲的惡性循環。台灣和新加坡的情況就是如此,保費在短時間內飆升兩三倍。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

醫療保險引致成本失控

全世界的公共醫療是用甚麼方式運作的呢?基本上可分為3種。第一,是政府運用稅收支付全部公共醫療開支,市民使用醫療服務,只須付出極低、甚至毋須付出代價;第二,是靠保險形式實行,這類保險多是強制性的,亦即是每位市民都要繳付一定的保費,在需要時向保險索償;第三,私營,使用者須自付醫療費用,而醫生和醫院亦可自行釐訂收費,政府限制極少。以上3種形式,本上可概括所有國家的公共醫療服務,當然有很多時是3種方法不同比重的混合體,而3種形式各自都有導致醫療成本不斷上升的原因。


公帑支援形式導致濫用

首先,若採取第一種方案,由於使用者只須付出極小的代價,結果必然導致濫用,將需求無限量放大,情況就如以往香港的急症室,不少人因不想輪候街症而使用急症室,最後服務追不上需求,引致醫療水平下跌。於是政府有兩種方法對付濫用:第一,是設定嚴格程序,規範服務內容,這是加拿大所用的方法;第二種就是凡是不會即時致命的疾病,都採取輪候方法處理,這是香港所用的方法。若採取第一種形式限制供應,許多時就不能應付千變萬化的社會現實情況,引致經常出現嚴重的醫療失誤。若採取第二種方法,則慢性疾病患者須經歷漫長的等待,如白內障就可能要等上兩三年。在這情況下,使用者需要付出時間,也要承擔病情在等候期間惡化的風險,這其實是另一種社會代價。簡單來說,這一種形式會在需求者身上產生道德風險。
其次,若採取醫療保險形式,唯一的好處是當你身患危疾,醫療費用可能令你傾家蕩產時,你的風險會由其他人分擔,因此它亦是一種相當受歡迎的制度。然而它所產生的道德風險比第一種更嚴重,因為買了的人固然會盡量使用保險服務,供應服務的人(如醫院、化驗所)亦會鼓勵你用盡服務,甚至連保險從業員,也會教你如何取得最多的服務。當服務需求、賠償和保費形成惡性循環時,醫療成本便不能不失控。


用者自付形式最有效率

第三種形式原則上是最有效率的,不過當你有非常嚴重的疾病時,很多人會傾家蕩產或求醫無門。而它唯一的缺點,是醫療系統收費缺乏透明度,使用者在使用前無法知道實際的收費,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就無法找尋最有經濟效益的方法。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開放行醫診金必大幅下調

香港醫療負擔越來越沉重,原因與大部份發達國家一樣,是由於人口老化所致。而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比任何一個地方都嚴重。其次,是由於醫療技術進步,一些從前無藥可救的絕症也有治療的方法。雖然有些方法,如治療癌症的標靶療法,每月費用動輒以十萬計,有些人寧願死了算數。上述原因是顯然易見的,但問題卻另一些較隱藏的原因,其中有兩個最重要。

九七回歸後採排外手段

首先,是醫療人士的專業壟斷。凡是由就業人士監管的發牌制行業,就會有不斷要求更嚴格的傾向,令獲得牌照變得越來越困難。舉例說,假如洗頭剪髮要有牌(不是說笑,美國有些地方真的如此),漸漸地就會有五花八門的要求。最初可能要懂皮膚、頭髮的學理,然後可能要懂一點化學,以判斷適合的洗髮露,進而最好有電工牌,以免在使用風筒、電髮卷等電器時弄傷顧客……最後,洗頭剪髮便會變成非常昂貴的服務。香港醫療就是這樣的一回事。

要當上專科醫生,不得不花上十數年時間,投資成本如此高昂,收費必然會高昂。而實際上,應付普通病症是不需花這麼長時間去讀的。醫療最重要一環是能易於獲得。中國人民健康的大躍進,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文革時期推行赤腳醫生,訓練三數個月便要下鄉行醫。原來沒有醫生的鄉村,只需一個懂得基本衛生和治療的人,就足以令死亡率大跌。

九七前,英聯邦醫生只須在港註冊即可執業。但香港自從九七回歸後,忽然對專業人士採取一種非常排外的手段。現時,所有在外國讀醫科的人,要回港執業,必須重新考試,即使你有諾貝爾醫學獎,也不能幸免。

名醫由月球人變星球人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醫生在投資方面通常十分愚蠢,不少名醫生金融海嘯後因投資失利血本無歸。於是自此之後,他們更勤力去「劏」人,以補償損失。據聞香港最頂尖的醫生已由「月球人」變了「星球人」,由每個月賺「一球」(100萬的俗稱),變成一個星期賺「一球」。我相信,香港專科醫生的收入是美國專科醫生的數倍。大家認為這合理嗎?擁有先進國家專業資格的人,為甚麼不可在香港執業呢?為甚麼不好好利用國內達到一定水準的專科醫生?僅是開放上述兩點,已可令香港醫療成本大跌。何況以現今科技已做到天涯若比鄰,為甚麼不准外國醫生遙距診症呢?醫生更可透過聊天室與病人交談,跟進情況。如此一來,診金必定大幅下調,這豈不是廣大香港市民的福音?當然,這亦是香港醫生的末日。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製播分家放生藝員 電視市場可得平衡

除廣管局嚴重失職、立法會廣播事務委員會視若無睹之外,另一件更不可解的事情,是受害人竟然對他自己的損失和法律權益毫不重視。根據《廣管條例》,因為反競爭行為而造成的損失是可以索償的,亞視、有線和now,在原則上是可以向無電視索取以億計賠償的,但他們沒有這樣做。有人說,這是因為電視圈很小,他們的職員恐怕有朝一日會轉職無,因此不敢向公司建議興訟(雖然勝數極高)。

確保電視業有充份競爭

現時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是甚麼呢?電視數碼化後,香港大概可容納20至30個電視台,因此多發3個電視牌照看來事在必行。發牌後雖然會增加市場競爭,但幾間新電視台卻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可與無拉成較接近的均勢。而根據《廣播條例》,廣管局是有權隨時頒布任何新的條例,來促使有競爭性的電視市場形成。正如在電訊業引入競爭之後,電訊管理局曾經對香港電訊或電訊盈科的行動作出了許多限制。如要在短期內令香港電視業有充份競爭,令香港重新成為文化創意之都的話,就必須引入一些新的條例,以確保競爭市場出現。而這些所謂新條例其實並不新奇,它們在不少國家已經實行,尤其其中的4類條例,廣管局可優先考慮。

電視台不可擁長約藝員

第一,電視台不准擁有長約藝員,電視台聘請藝員工作,均須以部頭或節目作為單位。電視台更加不應同時是藝員的經理人,抽佣剝削藝員在電視台以外的工作收入。事實上,世界各地,如日本或國內的演員,大部份都不屬任何電視台旗下合約藝員,可以自由出現於不同的電視台節目及活動。

第二,製播分家。許多國家都規定,電視台只是播放渠道,本身不應製作電視劇或其他綜藝性節目。如果香港電視台需要外購節目,就自然會有大量製作公司出現,為電視台提供外購節目。在有供求和競爭的環境下,香港的創意文化產業必可如火鳳凰般重生。

第三,均衡節目。無論政府和民間都屢次提出電視台應有均衡的節目類型,但廣管局卻從無任何強制措施,令節目類型比較均衡。除令觀眾有較多選擇外,這也是立即令電視市場較有競爭性的方法。舉例說,限制所有電視台在每晚4個小時的黃金時段內,必須播放劇集、綜合性節目、新聞及紀錄片各一小時,不准只播劇集。那樣,不同電視台就可以透過節目的編排,在同一時段為觀眾提供不同選擇,從而形成競爭。

第四,頻譜拍賣。現時毋須付出一分一毫,就可長期霸佔最有利的發射位置和最多人收看的慣性頻譜。其實頻譜和發射位置理應作定期拍賣,有利位置價高者得,這才是公平。

均衡市場有利創意文化

可以想像,只要推行這4項措施,我們便會得到一個比較均衡的電視市場。這樣無論對電視觀眾,對幕前幕後的創作人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些都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我們期望立法會議員和各界人士能敦促廣管局向這個方向走,這樣則香港幸甚,香港觀眾幸甚,香港創意文化幸甚。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無線明目張膽違法 廣管局竟視而不見

無線電視如何利用支配優勢地位,採取非競爭手法欺壓對手,在之前發布的公開信和亞洲電視向廣管局的投訴信中已講得十分清楚,在此不贅。但我必須提醒大家兩件事:首先,電視並非一個自由競爭的行業,大氣電波是社會的罕有資源,所以政府是有責任去提供一個具競爭性的環境。
正如電訊業,政府就曾透過立法,限制當時壟斷香港電訊市場的電訊盈科,製造更有競爭性的市場環境;第二,自2002年香港《廣播條例》作出修訂以後,其中13至15條已清楚指出,在電視節目服務市場處於支配優勢的持牌人,不得濫用其支配優勢,從事廣管局認為目的在於防止、扭曲,或在相當程度上限制電視節目服務市場競爭的行為,亦不得從事該局認為會有如此效果的行為。而無線電視違反了上述的禁止反競爭條例,是非常明顯的。


限制歌星到他台演出


在2003年之前,無線電視這種反競爭行為,只可說是違反了商業道德,然而在《廣播例條》修訂之後,這基本上是一種違法行為,而且是一種無可抗辯的違法行為。《廣管條例》第13條的目的,是防止有人做出限制電視節目服務市場競爭的行為。第14條則明確指出在電視節目市場處於支配優勢的持牌人,不得濫用其支配優勢。
無線電視擁有市場百分之九十以上收視率,明顯就是有支配優勢的持牌人。那怎樣才是濫用支配優勢呢?條例中已有許多清楚的界定,例如第13條2((b)指出,防止或限制向競爭者提供貨品或服務的行為,廣管局可視作濫用支配優勢行為。
也就是說,如果無線電視不准某些與他們有業務來往的人,向競爭者提供同樣的服務,就是濫用其支配性地位。以往無線電視以每年參與演出至少一個節目、每次酬金100元,與本港大部份歌星訂約,並清楚訂明這只屬服務提供,而非僱傭合約。然而合約卻同時限制他們向其他電視台提供同樣的服務,這無疑是違反了《廣管條例》第13條2(b)。
2003年《廣播條例》修訂至今,這種明目張膽、毫無疑問的違法行為,廣管局卻一直視而不見。雖然有不少電視藝員曾提出這個問題,但廣管局仍是漠不關心,這簡直是對香港法律的極大嘲笑。而同樣,立法會議員沒有注視這種現象,亦屬嚴重失職。


要求立法會介入調查


當然,無線電視違反禁止反競爭行為條例的行為多不勝數,各種違例例子,在亞洲電視的投訴信中已寫得很清楚。如今廣管局已公布指控表面證據成立,預備展開全面調查。可是廣管局的調查是閉門的,因此我在此要求立法會行使權力及特權條例,去調查這一公然違法,以及廣管局失職的事件。無線電視過去曾經聘請過萬員工,只要立法會展開公開聆訊,傳召這些員工作證的話,真相必然會大白。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無線欺壓對手 創意人才凋零

天下苦秦暴政久矣。
港人苦TVB霸權欺壓久矣。
香港自從佳視倒閉之後,大氣電波一直只有兩間電視台,而無線電視經常佔據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收視率。無線電視能佔據絕大部份收視,並非因為節目質素超群,而是在於它首先啟播,獨家佔用大氣電波超過5年,造成了慣性收視,亦累積了許多廣告客戶及藝人。除此以外,無線電視還擁有播放上的優勢,因為它優先選擇了有利的頻道和發射位置。後來麗的及佳視加入競爭,無線電視就利用這些資源和優勢來壓倒其他電視台。其他電視台不是沒曾投入大量資金或奮鬥過,但這些攻勢是難以持續的,因為無線電視早已擁有廣告收入及有關人力資源,基本上是以戰養戰,而其他電視台則要不斷自掏腰包投資。

港文化地位蕩然無存

無線擁有上述的先天優勢,而三十多年來它不斷使用各種競爭行為欺壓對手。其中一例就是模仿對手。1978年,當時的晚上8至9時段,無線本來是播放單元性節目的,及後麗的推出創作武俠劇《天蠶變》大受歡迎,無線立即腰斬所有單元劇,推出《楚留香》。無線電視恃它固有的優勢,模仿對方的節目,最後戰勝對方,這種行逕在過去三十多年來發生過無數次。經過十多年的爭持,結果亞視落得股東不停更換,弱勢紛呈,強弱更形懸殊。
大氣電波裏只有兩個電視台,而強弱如此懸殊,會得出甚麼結果呢?結果就是電視界再不注重創作,因為無線電視無論做甚麼也能贏,以致大部份權力掌握在一班行政官僚手上。香港許多從事創意文化的人才,均是在電視業競爭之中培育而成,例如幾乎所有香港電影人都是電視台出身。當電視界競爭消失,香港創意文化人才的生產亦中斷,無論幕前幕後也是如此。於是,由於人才青黃不接,香港於80年代華語社會的普及文化領導地位,至今已蕩然無存。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

溫家寶求名當求萬古名

溫家寶過去半年的言行,例如高舉胡耀邦、大談政制及戶籍改革等,都引起了各界極大的疑問,同時,這些言論也在國內成為了敏感詞,許多時候都不會被報道。我們不禁心生疑問,到底他為甚麼要發表這些言論?這些言論又有甚麼作用呢?


將自己聲譽全押上


從溫家寶在布魯塞爾中所說的話中,答案已顯然而見。他說,民主潮流「順者昌,逆者亡」,他又說,對於政治改革,他的態度是「風雨不變,至死不改」。把話說得如此斬釘截鐵,顯示他這次已將自己的全部聲譽押上了。我們且看看他的考慮。
過去數年,溫家寶做了許多親民的事,使他在民間得到相當高的聲譽,而且他餘下的任期只有一年多,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前提下,他有信心沒有人會因為這年半任期迫他辭職,導致政局產生大動盪。加上以他的年紀,已沒有機會連任,這一刻,他可說已沒有甚麼可以失去,他如今所爭的,是歷史如何記載他。於是他開始不停運用他的政治聲望,號召政治改革和民主。他先不斷高舉鄧小平,強調鄧小平主張政制改革,後再高舉胡耀邦,稱胡耀邦是最民主的共產黨領導人,而他則是上繼鄧小平胡耀邦之道統,下開千年民主之局。影響他最大的應該是蔣經國。即使推動民主不能在他的任期內得到成果,只要有朝一日成功,歷史會記載第一個堅定不移提出推行民主之人,就是他溫家寶。他,將會成為中國民主之父。相比擔任總理的10年功績,這更為重要,溫家寶向來都是以歷史角度去思考的。


再沒有退卻的餘地


猶記得溫家寶訪港時曾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相信在他心中,想必更會想起蔣經國書房中的一對對聯 ──「求名當求萬古名,計利當計天下利」。至此他已全部押上了,再沒有退卻的餘地。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樓市問題不是居住問題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在即,當中必然有回應樓市問題的措施出台。可預期這些措施不離復建居屋、上調豪宅印花稅,甚至限制部份港鐵上蓋物業只准香港居民購買及取消投資香港移民以物業為投資項目等。
香港的樓宇問題到底問題在哪?香港整體房屋數目其實已超越香港整體家庭數目,五六十年代,香港所面對的房屋短缺問題,在90年代後早已不再存在。現在我們面對的並非居住問題,雖然每年都會因為生活質素提升、新家庭形成而出現新樓宇需求,但香港整體社會對樓市不公平的呼聲,並非因港人沒有足夠的房屋居住,而是因樓宇升值,使香港社會形成了兩個截然分明的階級 ─ 有樓和沒有樓。樓宇持續升值,令有樓人士的財富不停增加,而沒有樓的人就發現自己只有眼睜睜看着別人的財富升值的份兒。


太劇烈升跌對樓市沒好處


簡而言之,香港樓宇問題包含了兩個主要的元素:1.貧富懸殊日益嚴重;2.資產泡沫問題。1997年,董建華將問題當作住屋環境問題處理,結果造成樓價大幅下跌,最後黯然下台。明顯地,董生是斷錯症兼下錯藥。要解決香港樓市問題,首先必須保持平穩的供應,太劇烈的升跌對樓市沒有好處。第二,是要紓緩香港貧富懸殊現象,而此一現象,很大程度是由於香港經濟轉型造成。
香港的堅尼系數在1974年前一直逐年下降,直至1974年突然逆轉,上升至今。其逆轉的真正原因,是由於製造業職位流出香港引起。當香港經濟大部份由服務性行業構成時,市民收入的分歧便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服務性行業是截然分成兩種的:有些知識成份含量極重,如大律師、投資銀行等,從事這類行業的人收入十分豐厚;另一方面有些知識成份卻極低,如清潔、快餐店等。

口若懸河
蕭若元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為保老師飯碗 教協犧牲學生利益

香港論政水準之低劣經常令我驚訝,例如就小班教學問題的討論,便可以說是粗疏無比。在小班教學議題上,論政者只圍繞着幾個問題討論。第一,是人口減少應否殺校;第二,是孫明揚提出的應否縮班問題;第三,是應否將每班的人數減少,即是小班教學問題。

甚麼是殺校呢?一間學校收不到學生,只有兩個可能的原因:第一,是地點不適合,舉例東平洲有一間學校,但島上根本沒有人居住,自然沒有學生。第二,沒有人肯選擇這所學校。當學額供大於求,學生能被分配到選擇意願較高的學校,這樣當然就會有些學校收生不足。我想問,若沒有學生願意選擇那所學校,那麼這所學校又是否應該繼續存在?

所謂縮班也者,就是同一校網內每所學校都減一班,即使好的、多人選擇的學校也要減,將學生迫到沒人選擇的中學,令較差的學校能繼續生存。我實在不明白邏輯何在。是因為那些學校有紀念價值嗎?那麼應該去聯合國申請列入文化遺產加以保存和活化,而不是迫學生去讀。


如何運用資源未做研究

又有人,尤其是教育界人士說可以趁這個契機改行小班教學,不應縮減教學資源。我從來都不贊成縮減教學資源,我認為教育是一項非常值得的投資,應盡量增加資源。但在香港芸芸政論中,卻沒有一人提出應如何運用那些因學生減少而多出的資源,從而令學生可有更大的得益;沒有一人做過一份比較研究,就斷定應該將這些資源投入小班教學,這現象實在是荒謬絕倫。如何運用這筆資源,最少有十多個可能。

現在每位學生每年約用4萬元,若實行小班教學,按他們所說,則每位學生的開支增至6萬。我隨便舉一個例,假設維持每班人數,將多出的兩萬元交給學生家長,再規定家長要將款項用於替子女補習或參加有益的校外活動之上,我相信全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長都不會再贊成小班教學。這只是如何更有效使用資源的一個假設,但我們就完全不去考慮,也不做其他可行性研究,立即跳到結論,認為小班教學是最好的做法,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教協希望如此;而教協主張這樣做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保持教師數量,因為教協是按教師名額收取會費。至於學生的水準,教育的水平,對他們來說,都是他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