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5日星期一

中日關係老鼠拉龜

中、日兩國最近發生重大磨擦,表面上看來來勢洶洶,其實不足為患,原因是雙方都不能夠為難及奈何對方。

先從軍事方面討論。以海軍方面而言,中國缺乏遠洋艦隊,不及日本;但在空軍方面,中國則佔有優勢。日本空軍數目不多,雖然擁有最尖端的戰機,可是中國也有,而且以中國空軍數目之龐大,很容易便可將日本戰機全數擊落。何況,單是中程導彈,已可從中國發射到日本,更莫說中國擁有長程導彈了,因此,假如兩國真的要開戰,根本完全不需要考慮,之所以迄至目前仍然只作口舌之爭,只因雙方沒有用武條件而已。

日本的軍事力量不足以攻打中國,中國則鑑於日本本身是一大國,而且是海島,難以進攻,更大障礙則是《美日安保條約》,打日本等於進攻美國。美國絕不容許中國向日本挑釁,反過來說,美國表面上對中國有相當的不友善,只是虛張聲勢,事實上對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非常忌憚。早在五十多年前,中、美兩國在韓戰交鋒,美國竟然落在下風,美國遠東軍隊總司令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不服輸,建議直接轟炸中國大城巿。總統杜魯門說誰建議向中國開戰,都是瘋子,即撤麥克阿瑟的職位。其實自二次大戰後,美國已經避免捲入中國內戰巿場,因對著這樣的一個地大人多的國家,介入其內戰,難以想像。美國欺負小國是可以,但對著大國,要付出慘重傷亡代價,當然不在考慮之列。尤其美國曾在韓戰和越戰中付出慘痛代價,知道若和中國開戰,國內民眾必定大力反對,更不會胡來。

既然中、日兩國在軍事上奈何不了對方,外交方面又如何?中國擁有龐大人口,日本則以強勁的經濟實力見稱,所以除了南韓之外,大部份亞洲國家對中、日兩國衝突都噤若寒蟬,不敢得罪,不堅決表示支持哪一方。美國亦然。更何況,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有否決權,最近和歐盟及俄國的關係也發展得不錯。日本則仗著美國暗中支持,有條件在外交上向中國挑釁。所以,兩國在外交上的力量,也是對峙局面,勢均力敵。

那末,經濟方面又如何?很多中國人支持罷買日貨,這是不明白經濟原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買家用五元去買一個蘋果,一定是覺得值得才買,如買家覺得值七元,買了便賺兩元;對賣家來說,蘋果價值是三元,賣得五元,便賺了二元。如此交易雙方皆得利潤,若不做此買賣,雙方都得不到利潤。中國人買日本貨品,不是因同情或愛上日本,而是覺得該產品最有價值,若然不買它,而去買較貴或不耐用的貨品,便造成經濟損失。若然只是小損失,還可接受,但中國是日本最大外貿對手國家,日本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對手國家(第一是美國),所以對兩國來說,相互交易關乎整體經濟枯榮,誰敢輕舉妄動。何況,中日雙方經濟互保性很好,日本購買很多中國的貨品,包括蔬菜、成衣、原料及各式各樣廉價產品。另一方面,中國向日本購買的東西也很多,如汽車、高級合成原料及電子元件,如手錶元件和 DVD的激光閱讀器等。大部份中國工廠在生產手錶和DVD機時,不是從日本便是從台灣買入。假如真的要抵制日貨,大部份中國工廠都要停工,捐失何其大!我認為既然中、日雙方不能夠收服對方,不如作罷!早日修好方為上策。

2005年4月18日星期一

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最近中、日兩國鬧得沸沸揚揚,固然東海油田的開發和管理權,以及釣魚島主權問題,都是爭拗的原因,但日本竄改教科書則是爆發的藥引。而點燃這藥引的部份,則是關於「南京大屠殺」事件。

在戰後審訊戰犯時,國際戰犯法庭對日軍的殺人數字沒有唯一判決,由十萬至三十萬不等,但日軍在侵華期間,曾經屠殺相當多的中國平民,強姦大量的中國婦女,毋庸爭議。日軍在戰犯法庭作供時,從不承認這些是有組織的罪行,這亦是近來日本右翼團體持以篡改教科書的理由。事實上,在日本的正式公文中,真的不見得有這些命令。當然,想深一層,日軍未必敢明目張膽將這種命令寫在公文上,縱容士兵胡作非為,單靠口頭命令,也可達到同樣的效果。

問題是日本士兵在攻打上海時,軍紀仍然不錯,假如他們是有意識的話,為何要在南京幹出連串暴行?軍紀墮落一至於斯?有人說南京軍民頑抗,令日軍傷亡慘重,所以日軍要大殺軍民洩憤。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在淞滬戰役時,中國軍隊死傷枕藉,之後已不能夠再組織有效的抵抗,但另一方面,日軍傷亡也極為慘重,以十萬計,因此當時日本大本營已打算撤軍。孰料日軍有兩個司團不聽命令,繼續追擊中國軍隊,並報告說中國軍隊已喪失抵抗力。到了11月28日,日本大本營決定全線追擊。當時,中國軍隊精華喪失殆盡,日本一從南京進軍,南京不能守,已是人所共知。固然,古往今來,六朝建都南京,蓋因其地理形勢龍盤虎踞,前有長江,後有石頭山,在古代絕對是一易守難攻的地方。可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日本海軍有壓倒性優勢,可從水陸兩路夾攻,南京以往的地理優勢蕩然無存,變成無險可守。當時,大部份南京居民已經逃走,只餘下少數人留下來。國民黨政府對於防守南京與否,曾作激烈爭辯,但南京是首都,又是國父陸墓所在,假如放棄不守,恐怕全中國人都不會原諒蔣介石。所以,唐生智自願留守。

為防日軍沿長江攻擊南京,唐生智封守長江路線。餘下來唐生智能實際能動用的南京守衛軍,只得三個司,約有五、六萬人,於是他決定堅守三個城門。然而,中國軍隊只戰了三天,即由12月10日至12月12日,前線潰軍已紛紛逃入南京城,衝潰自己防線,南京根本不能守。蔣介石恐怕唐生智投降日本,會對自己的政權構成威脅,因此要他立即撤退。因此,唐生智是灑淚離開南京的。

日軍在攻打南京城時只有七千多人傷亡,數目遠較淞滬戰役時為少,所以我認為若以此作為南京大屠殺的藉口,無論如何也說不通。

那末,背後原因到底是甚麼?若從中國人的陰謀論來看,日軍是要鎮懾其他人。古往今來,戰爭盡皆如此,不投降便屠城,日軍亦然,想藉南京大屠殺來摧毀中國人抵抗的意志。這可能是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日軍失控。歷史學家找到三個理由去支持這個說法:一.日軍違反當初計劃,攻打南京,預備軍糧當然不足。而中國軍隊採用焦土政策,將南京附近的農作物燒毀,令日軍無法補給軍糧(據說日軍攻入南京城後,三天只吃過一棵白菜),在饑餓的驅使下,當然搶奪東西;二.日軍常用軍力只得三十萬人,攻陷上海後陸續加兵,到攻打南京時,七成是預備役士兵,即業餘軍人。預備役士兵一來年紀較大,二來軍紀當然欠佳,最容易發生搶奪、強姦、胡亂殺人這些事故;三.當時很多中國潰軍逃入南京城,將軍服和兵器等亂丟在城內。日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最看不起俘虜,認為要虐待至死,所以發生這些暴行。他們不特對中國俘虜是如此,對後來的英、美俘虜也虐待得很厲害。

無論如何,中日近來發生的衝突,關於歷史部份的爭拗只佔少部份原因,主要是因美國為了台灣問題,暗地在背後為日本撐腰,藉以箝制中國。至於爭奪東海資源,中、日兩國都非常重視,為了利益,兩國衝突才這麼嚴重。然而,今時今日,中、日無論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實力都非七十年前可比,假如說日本今天敢正式挑釁中國,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2005年4月11日星期一

「教宗」傳奇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廣義基督教分為基督教、天主教及東正教,但其實基督教的派系並不是如此簡單。在早期的中東、非洲等地方,還有第二支基督教派,叫做「一性教」,主張基督只有一性──即神性,沒有人性(中國人較熟悉的景教便是一性教的一支),但此教派已式微。其他尚有如埃塞俄比亞教會,已有二千年歷史。

天主教的起源是這樣的:耶穌死後,眾門徒延承傳道的責任,到處進行地下傳教,各地都有負責人。其中,耶穌將主要責任交給聖彼得(即聖伯多祿),而他又是羅馬的第一任主教,所以羅馬成為各地主教之首,逐漸建立「教宗」地位。相傳聖伯多祿殉教,葬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現址下面。而保羅又在羅馬殉教,所以羅馬天主教號稱正宗。

由基督、聖伯多祿以降,薪火相傳,從未斷絕。到君士坦丁大帝時,於313年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國教,因為當時羅馬是羅馬帝國的首都,更凸顯教宗地位。後來,君士坦丁大帝將首都東遷往君士坦丁堡,即現今的伊士坦堡,羅馬遂分為東、西羅馬帝國。後來東羅馬帝國領袖要同時兼任天主教首領,跟羅馬天主教教廷產生分裂,造成了東正教的出現。雙方不論在語言和文化等都有分歧,例如東正教不容許畫聖容,天主教則可;東羅馬皇帝是東正教的領袖,不用透過羅馬教廷才取得救贖,但天主教堅決反對等。現今,大部份東歐國家都信奉東正教,其中又分為兩系,即希臘東正教及斯拉夫東正教。

至於新教,則是中世紀後期馬丁路德反出教會,指出教會十大罪惡,認為每個人都可透過《聖經》直接和神溝通及贖罪,不用透過羅馬教會,但新教派系眾多,不能統一。至於其他教會,有的創立時間比較遲,有的已衰弱消失,結果二千年來,一脈相傳最強的教會,就是天主教會。今時今日,全球的天主教會教徒大約有十億人,最多教眾是在拉丁美洲,不在歐洲,而在非洲和亞洲的數目都相當厲害。

如果要在全世界選出一個人對推翻東歐共產黨領導作出最大貢獻的,便是剛逝世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之前的455年,「教宗」都是意大利人擔任,但他以波蘭人的身份打破此局面。當年他當選教宗後,教會和共黨紛爭不息,互不上下。由於民意關係,迫得波蘭共黨政府准許他在1979年重回故土。當時,全波蘭有4000萬人,竟有1500萬人湧上街爭睹他的風采。若望保祿二世叫波蘭人珍惜傳統,不用恐懼任何事物,一番說話當堂令波蘭人振奮,敢於和共黨對抗。華里沙(Lech Walesa)曾表示他為了推翻共黨政權,一直找人合作,但找了很久,總共也找不到十個;當若望保祿二世上任教宗不到一年,即助他找到千萬人支持。最終,波蘭共黨政權被推翻,同時亦是打破東歐局面的缺口,令整個東歐鐵幕崩潰。

現在教宗死了,全球超過二百多名元首及國家政要前去梵帝崗出席喪禮。台灣和梵帝崗存在外交關係,總統陳水扁理所當然前去拜祭,又可和各領袖見面,令北京政府暴跳如雷。北京和梵帝崗始終不能建立邦交,原因是中國主教到底由誰有權任命?向誰負責?北京認為絕不能由外人任命或外國機構負責,但教廷一直堅持任命權,而且絕不容許表面由梵帝崗任命,實際要聽命於北京,或依北京的意思行事,破壞本身任命主教的傳統制度。然而,現在和台灣保持外交關係的國家,約有七成是天主教國家,一旦台北和梵帝崗斷交,恐會產生骨牌效應。為了台獨問題,北京應仔細思量是否害怕主教向梵帝崗負責。

2005年4月4日星期一

民主派參選特首,有可與不可

董建華突然下台,不特大出所有政界人士的意料之外,更令泛民主派人士頓失奮鬥目標,不知所措。泛民主派正苦惱是否派人參與補選特首?本來,一度有說聲望最高的余若薇將會參選,但她已表明不會。之後,忽然跑出了一個劉慧卿,說有意思參加,於是風起雲湧,有意競逐者紛紛湧現。事實上,劉慧卿有意出戰較奇怪,她一向杯葛所有小圈子選舉,反對選舉委員會、功能組別等,特首選舉是小圈子之尤,為何反而有興趣?

我對劉慧卿或泛民主派改變重大原則與否,並沒有支持或反對,只是,無論任何人有意角逐,都應該注意兩點。首先,他必須要有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說法,清楚解釋現在形勢有變,所以作出此重大改變,而又可說服支持者。其次,他一定要回答一個問題:在此次選舉中,原本任何泛民主派人士都沒機會當選,甚至連獲得一百票提名都很勉強,為何要參加?作用是甚麼?我相信典型答案是透過參加這小圈子選舉,來凸顯選舉制度的荒謬性。

如何可凸顯其荒謬性呢?為何參選可凸顯此荒謬性?他必須做到以下這點:在正式提名前,所有泛民主派準候選人要能提出一套跟現在的執政者有清楚分別的政網,然後整個民主派又要有足夠的動員能力舉行很多選舉論壇,讓準候選人能夠充份將政網和理念告知民眾。接著,要透過一套初選的機制,選出泛民主派的代表參選人物。這要讓廣大巿民參與初選,證實他得到相當多的巿民支持。再進一步便是爭取到百名提名人,及透過正式選舉論壇跟曾蔭權就政網和廣泛民生議題進行辯論。他必須能夠擊敗曾蔭權,令到他的民意支持率比曾蔭權高,結果到選舉委員會正式投票時反而以大比數敗給曾蔭權,這樣他便能凸顯選舉的荒謬性。相反,假如民主派候選人的政網是抄襲而成,巿民較相信曾蔭權,民調結果跟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結果差不多,便反而凸顯選舉制度的合理性。因此,任何有意角逐的人士,請自問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量力而為。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現在很多人只為下次選舉爭取曝光,根本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特區民主前途帶來的負面影響。

沒有創新的參選政網,對各種政治民生都沒考慮的人,不要妄想可以「是否支持普選?」一條問題橫行各大小論壇,爭取民意。曾蔭權會循例以《基本法》中所註明的「循序漸進」作為答案,毫無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