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28日星期一

人口問題及性別失衡

曾蔭權「最好生三個」言論一出,立即引起人口問題及性別失衡的廣泛討論。其實,我早在八年前已提出性別失衡的問題,當時,大批國內女子湧到香港的夜總會謀生,香港男人則紛紛北上「包二奶」,種種跡象顯示香港男女比例將會嚴重失衡,我預期九七回歸後,此問題只會成尾大不掉之勢,如今果然。

從經濟學來說,國內女孩有無限量供應,等如美國常使出的殺手鐧──傾銷,導致巿場供求全面失衡。事實上,這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二次大戰後,國內局勢動盪,香港則是移民城巿,以及在74-80年實施抵壘政策(只要能成功避過拘捕而進入香港市區範圍的內地移民,皆被接納為香港合法居民),吸引大量國內同胞湧入。男性因體格及力量關係,離鄉別井,較女性容易,來港者當然也以男性居多,所以香港男女比例長期維持在110比100之間,沒有男性回內地娶妻。而由於香港是殖民地,男性受到英式教育的影響,大多對女性相當尊重,斟茶遞水、替女性挽東西,無微不至,令到香港男性成為「名牌」,很多亞洲女性夢寐以求的理想對象。

另一方面,香港女性亦同時被男性寵壞,自覺「矜貴」,高人一等。香港女性有一普遍傾向:丈夫掙錢,妻子任職家庭主婦,待丈夫拿錢回來給家用,妻子會覺得自己是獨立人士,丈夫需尊重自己的尊嚴。妻子不會服侍丈夫,不受丈夫的氣,和西方一樣。有些女性會工作,但在付錢關頭,西方女性的獨立尊嚴性如AA制便蕩然無存,由得伴侶付錢。香港女性掙的錢都是私己,花的都是丈夫或男友的錢,可說是兼得東、西方女性的好處。

可是,自八十年代起,政府取消抵壘政策,人口增長相應回落;加上香港男性逐漸見識到國內女子的溫馴委婉、善解人意,跟香港女性相比,判若霄壤,所以陸續北望神州。香港女性失去優勢,又不肯放下尊嚴,競爭力越來越弱,變成「滯銷」,結果演變成今天男女失衡的局面。

至於人口問題又如何?很多生物如龍蝦、蟹、錦鯉等,一生便是五十多萬卵,這是亂石投林政策,人類的生育數目則少得多,採用精兵政策,即花費巨大精神、心力去帶大兒女。根據人口學,在二十世紀初年,歐、美地方人士平均歲數為四十一歲,中國人平均只有三十歲,原因是當時醫學不發達,嬰兒死亡率極高,絕症也多,加上食物不足,導致早死。在我父親那代,總有一至兩名兒女養不大,所以,絕大多數人起碼生八至十名兒女,作為保險措施。到我那一代,也大多有六至七名兒女。

曾蔭權提出「最好生三個」,顯示他雖然研究人口政策逾數載,仍然完全不懂人口學。在鄉下耕田的年代,多一個小孩子並非負擔,因小孩在三、四歲時,便能幫忙下田,除廢草、放牛、捉害蟲等,藉此種多點糧食,養活自己。到我的那一代,多一個小孩也只是多一雙筷子而已,父母從來不理我們,養育小孩的成本極低。但是,當經濟發展到某程度,養小孩的成本便越來越高,例如,現今在香港生小孩,由出生到讀大學,起碼要花費五百萬元,當中包括提供衣、食、住、行、接受一流的教育、學習興趣班、病了看醫生、到外國讀書等。試問普通香港家庭,如何負擔得起?何況,科學及醫學發展一日千里,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還需要生那麼多子女嗎?很多發達國家早已發現經濟好導致生育低的問題,法國、新加坡等鼓勵生育多年,但完全沒用。曾司長想扭轉乾坤,未免太異想天開。

不過,問題並不是不可解決的,唯一方法是靠新移民。美國便是以此維持國力。早在99年,人大就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進行第一次釋法,有些港人沒長遠眼光,以為會增加競爭,變相削減就業機會,這是片面看法。其實,新移民湧入,意味會帶來其他需要,同時製造就業,例如為新移民提供教育等。曾蔭權鼓勵生育,只是廢話,若不能接納新移民,恐怕香港會步日本後塵,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則不斷老化。我估計在2500年,連最後一個日本人也會死掉。一位處理人口政策的主要官員,連人口學的基本常識都沒有,惹人發笑,亦令人感到悲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