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推出政改方案後,雖然遇到各種聲音,但始終不願落實普選時間表,只是強調會逐歩實行政改路線圖。現在有部份民主派人士提出將政改事實付諸公投,政府初時當然難以接受,因此許仕仁明確指出香港未必需要公投。其實,公投除了要視乎政府的立場外,還在乎以下兩點考慮。
第一.民主派議員是不是願意接受政改方案?本來公投決定是最民主的做法,但民主派內部有人認為,倘若一旦在公投輸了,便是被迫接受政改方案,屆時無論是提出07、08雙普選,或是2012雙普選,都沒有意思,那麼民主派應如何自處?所以頗多顧忌,處於兩難(其實,依我看來,就算公投輸了也不打緊,起碼開了先例,真正讓公投存在,以後但凡特區政府遇上重大決策,都很難解釋為何不用公投作最後決定。這是民主的操作機制,不能死守輸打贏要的蠢思維)。
第二.假如分開五區,在五區分別挑選出五名民主派議員,由他們辭職,和非民主派中人摻在一起選舉,便和公投無異。但民主派中,有沒有議員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頗有疑問!
自我上次撰文談論政改後,再經過這個星期的觀察,我對我的看法更有把握。我屢次說過,自03年7.1大遊行後,北京徹底檢討了對香港的政策,大約用了一年時間,在這之前只是採取臨時措施,在第二次7.1後逐步改變政策,思想改變之大,完全超出港人預計範圍。民主派一直堅執自己的一套思維,沒有考慮北京的轉變,只能夠「夢裏打拳空費力,水中撈月枉勞心」,不切實際。整個政改方案,儼如一個緊密編好的劇本,整體佈局是特區政府早已計劃好妥協餘地,並和其中數位值得信任的民主派議員談妥條件,由他們提出要更改的地方,包括取消委任區議員、路線圖和時間表,而等民主派初步全體「企硬」之後,由「轉軚」者力爭若干條件,因此他們雖然最終「轉軚」,不比其他蒙在鼓裏的民主派議員般「企硬」到底,但因爭取到巿民所想,反而成了英雄,立下大功。他們亦因此容易號召群眾,呼籲巿民接受修改後的政改方案。
另一點更令我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因為曾蔭權擴大策略發展委員會至一百人,商討未來的普選路線圖,明顯心目中已有全盤打算。我預計特區政府最快會在2016年實施雙普選。實施雙普選之難,不在乎北京意向,在於香港大商家的想法也。大商家所怕者,當然是普選結果會削弱他們的利益,北京如何將兩者平衡呢?便是預設了兩重保障。首先,將選舉委員會轉成提名委員會,由委員會推舉三、四名人選出來,讓全民普選行政長官;由於《基本法》第45條列明有提名委員會,如此香港巿民便較願意接受。其次,特區政府早前放風,打算將六十席立法會議席全部轉成直選,另外設立等同上議院的功能院。上議院(功能)權力雖不及下議院(直選議席),但握著否決權,等於在議會買了一重保險。北京唯一值得擔心的,只是到時預算案可能難以在下議院通過,但我認為只要設定重要議案由兩院聯合投票的機制,在總數一百二十席取得穩定多數,便不會被人捏著咽喉。
北京實在已全盤看透,明白瓦解民主派最好的方法是給予民主(當然是鳥籠式民主),一旦給予了基本民主,民主派要爭取的目標頓然消失,存在價值便蕩然無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