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五號報告書中,表面民主,內裏充滿玄機。
選舉委員會成員由800人擴充至1600人,增加了一倍,其實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經過特區政府受命,在選特首時仍能控制他們。至於529名區議員中,大約有百餘人是民主派,另有百多名屬於無甚立場的人士,將全體區議會議員納入選舉委員會,在特首眼中,唯一分別是民主派最多可能爭取足夠的200人提名特首,僅此而已,但休想改變選舉結果。
至於在立法會方面,新增議席有十個,其中直選佔五個,因為採取比例代表制的關係,民主派最多爭得三席;而餘下的五席功能組別全歸區議會,民主派取得多少席,視乎採用哪種選舉制度,若在比例代表制下,民主派得兩至三席,已是最好的打算,但如採用單議席單票制,民主派由於人數少,可能輸得滿盤清光。
政府當然是充滿把握,才會提出這個政改方案。我認為特首和許仕仁已經和某些民主派人士談妥條件,便是他們答允不再「企硬」,改變普選立場;特首則提供台階,好讓他們下台。他們是誰呢?最大可能是劉千石、鄭經翰和譚香文等。但是,這絕對不能公開,蓋因答應改變立場的民主派人士,必會失去政治信任性,到時對特首又有何價值可言?因此,政改方案必須讓答應妥協的民主派人士稍作「企硬」姿態,然後經過一輪公開的商討,包括如民主派人士所願,取消委任區議員,到時民主派人士再行「轉軚」,巿民便會覺得容易接受,認為特區政府既然已作出讓步,民主派人士不再堅持,也有道理,到時要實施政改,便順理成章。我預計之後特首便會召開圓桌會議,講出以後的政治路線圖。換言之,現時的政改方案這並非中央底線,一定留了一手。買賣無論如何要經過討價還價,除非一早作出交易失敗的預算,但政改失敗不起。
此外,我預料特區政府會在2016年會實施全民普選,最遲不超過2020年,屆時民主派全面瓦解,變成和民建聯沒有分別。在全面普選後,立法會便會實行兩院制,特首可以利用功能組別來否決全面普選的議員,作為保險;至於特首選舉,則用提名委員會作為屏障,根本沒有失敗的可能。
其實,民主最大的意義在於可以踢人出局,政改五號報告書顯然做不到這點。有人說香港在殖民地時代也沒有民主,也十分繁榮,如果我們恢復舊制,採取沒有港英的港英式統治,振興香港,可行否?
不!原因有二:
一是在中國的急促經濟發展下,香港正處於危機,需要由一位強而有力的領導者帶領香港,作出重大的政經改革,而這需要政治共識,透過民主程序如提名、投票來建立,讓選出來的統治者戴著這頂公眾光環,壓服各界的利益團體,否則不可能實行任何改革;
二是自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出現了兩位人物,一是彭定康,二是黎智英,他們利用科技的高速發展,提供無窮資訊,令香港變成一個徹底開放的社會,人民聲音多、意見多,使威權政府難以存在,管治添加很大困難,根本無可能走回港英時代的統治模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