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8日星期一

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最近中、日兩國鬧得沸沸揚揚,固然東海油田的開發和管理權,以及釣魚島主權問題,都是爭拗的原因,但日本竄改教科書則是爆發的藥引。而點燃這藥引的部份,則是關於「南京大屠殺」事件。

在戰後審訊戰犯時,國際戰犯法庭對日軍的殺人數字沒有唯一判決,由十萬至三十萬不等,但日軍在侵華期間,曾經屠殺相當多的中國平民,強姦大量的中國婦女,毋庸爭議。日軍在戰犯法庭作供時,從不承認這些是有組織的罪行,這亦是近來日本右翼團體持以篡改教科書的理由。事實上,在日本的正式公文中,真的不見得有這些命令。當然,想深一層,日軍未必敢明目張膽將這種命令寫在公文上,縱容士兵胡作非為,單靠口頭命令,也可達到同樣的效果。

問題是日本士兵在攻打上海時,軍紀仍然不錯,假如他們是有意識的話,為何要在南京幹出連串暴行?軍紀墮落一至於斯?有人說南京軍民頑抗,令日軍傷亡慘重,所以日軍要大殺軍民洩憤。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在淞滬戰役時,中國軍隊死傷枕藉,之後已不能夠再組織有效的抵抗,但另一方面,日軍傷亡也極為慘重,以十萬計,因此當時日本大本營已打算撤軍。孰料日軍有兩個司團不聽命令,繼續追擊中國軍隊,並報告說中國軍隊已喪失抵抗力。到了11月28日,日本大本營決定全線追擊。當時,中國軍隊精華喪失殆盡,日本一從南京進軍,南京不能守,已是人所共知。固然,古往今來,六朝建都南京,蓋因其地理形勢龍盤虎踞,前有長江,後有石頭山,在古代絕對是一易守難攻的地方。可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日本海軍有壓倒性優勢,可從水陸兩路夾攻,南京以往的地理優勢蕩然無存,變成無險可守。當時,大部份南京居民已經逃走,只餘下少數人留下來。國民黨政府對於防守南京與否,曾作激烈爭辯,但南京是首都,又是國父陸墓所在,假如放棄不守,恐怕全中國人都不會原諒蔣介石。所以,唐生智自願留守。

為防日軍沿長江攻擊南京,唐生智封守長江路線。餘下來唐生智能實際能動用的南京守衛軍,只得三個司,約有五、六萬人,於是他決定堅守三個城門。然而,中國軍隊只戰了三天,即由12月10日至12月12日,前線潰軍已紛紛逃入南京城,衝潰自己防線,南京根本不能守。蔣介石恐怕唐生智投降日本,會對自己的政權構成威脅,因此要他立即撤退。因此,唐生智是灑淚離開南京的。

日軍在攻打南京城時只有七千多人傷亡,數目遠較淞滬戰役時為少,所以我認為若以此作為南京大屠殺的藉口,無論如何也說不通。

那末,背後原因到底是甚麼?若從中國人的陰謀論來看,日軍是要鎮懾其他人。古往今來,戰爭盡皆如此,不投降便屠城,日軍亦然,想藉南京大屠殺來摧毀中國人抵抗的意志。這可能是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日軍失控。歷史學家找到三個理由去支持這個說法:一.日軍違反當初計劃,攻打南京,預備軍糧當然不足。而中國軍隊採用焦土政策,將南京附近的農作物燒毀,令日軍無法補給軍糧(據說日軍攻入南京城後,三天只吃過一棵白菜),在饑餓的驅使下,當然搶奪東西;二.日軍常用軍力只得三十萬人,攻陷上海後陸續加兵,到攻打南京時,七成是預備役士兵,即業餘軍人。預備役士兵一來年紀較大,二來軍紀當然欠佳,最容易發生搶奪、強姦、胡亂殺人這些事故;三.當時很多中國潰軍逃入南京城,將軍服和兵器等亂丟在城內。日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最看不起俘虜,認為要虐待至死,所以發生這些暴行。他們不特對中國俘虜是如此,對後來的英、美俘虜也虐待得很厲害。

無論如何,中日近來發生的衝突,關於歷史部份的爭拗只佔少部份原因,主要是因美國為了台灣問題,暗地在背後為日本撐腰,藉以箝制中國。至於爭奪東海資源,中、日兩國都非常重視,為了利益,兩國衝突才這麼嚴重。然而,今時今日,中、日無論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實力都非七十年前可比,假如說日本今天敢正式挑釁中國,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