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9日星期二

民主運動的困難

許仕仁在上周四(4/8)訪京,相信特區政府會在曾蔭權發表政制報告之前,推出一份政改方案。據悉,此份方案的內容大意是擴大特首選舉委員會,同時將零八立法會選舉議席增加十席,五席是地區直選,五席是功能組別。

泛民主派對政改方案會作何反應呢?其實,民主黨已經日落西山,尤其按照近期的走勢,下屆選舉難免大敗。現時民望最高的是四十五條關注組,但她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真正的權力去領導別人,她自己本身亦不想領導其他人,因為恐怕成為龍頭後,變成被攻擊的對象。此外,四十五條關注組的一眾律師們,除了吳藹儀擁有廣泛的學識外,其餘只是精研法律,不像美國的政客般,雖然大多是律師出身,但他們是先修畢一個學位,再去讀法律,知識領域自然廣闊。看湯家驊回答問題,知識狹隘,如此很難領導政治運動。因此,民主運動在失去了民主黨這位老大哥領袖之後,群龍無首,欠缺凝聚力,猶如一盤散沙。

有人認為北京政府不願意賦予香港民主改革,有三大理由:

  • (一)假若讓特區人民選舉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大多數,結果在關鍵性時刻和中央政府對著幹,怎麼辦?例如再發生六四事件,行政長官讉責中央,中央豈不要出動解放軍拘捕他?結果便將香港的繁榮毀於一旦;

  • (二)最怕民選出來的行政長官或特區政府受外國勢力暗中唆擺;

  • (三)恐怕香港成為國內模倣象徵。


  • 其實,我覺得頭兩點的恐懼完全不需要。現在北京政府實行的是技術官僚的統治,特區政府會從既定的政策走,我不相信有人具有領袖魅力或視野去將國策大幅度扭轉,如此很難造成大型戲劇性衝突。何況,根據民意調查,香港雖然有60-70%的人支持民主,但亦有同樣數目的人認為特區政府應和北京政府改善關係,因此我覺得恐懼無必要存在。至於第三點理由,我覺得並不成立,因為北京相信她能操控國內情況。

    從來鬥爭有兩種方法,一是「all or nothing」,一是一步步爭取進逼。民主黨上年在選舉中說要「all or nothing」,堅持爭取零七、零八普選,便不能轉,否則道德破產。至於一步步進逼,則要不斷向北京施加壓力,但泛民主派中沒人這樣做,特區政府人民亦缺乏這種熱誠和鬥心。香港民主運動的進程,實在舉步維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