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7日星期一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特首的施政報告獲得一般人的好評,其實這現象並不罕見,在特首過去七年的任期內,每次的施政報告最初都博得讚賞,跟著評論漸多,每下愈況,巿民對施政報告反應,評價越來越差。今年的施政報告有兩部份新的內容,一是自我檢討,反省特區政府不足的地方,二是關於扶貧。特首擬定的具體政策,我不想評論,只想提出他的態度問題。特首常常自命以儒家思想治港,那他應該熟讀儒家思想其中一本最重要的書籍《中庸》。《中庸》的整套思想內容高舉「誠」字,所謂誠者,無他,不要自己騙自己而已。我會列舉例子,顯示這份施政報告如何缺乏「誠」。我不知道特首想欺騙自己,還是別人,但其實是沒有分別的,不少政治家最初都想欺騙人,結果發現人民眼睛是雪亮的,變成欺騙自己。

施政報告第三段總括香港過去一年的經濟成長,特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說多項經濟指標都出現雙位數字的實質增長,其中出口貿易在首十一個月實質增長了15%,服務輸出則在首三季增長了17%。無疑,這些數字都是千真萬確(我亦不信特首有膽在此場合胡亂吹噓),但這些並非最新的數字。在過去一星期,所有經濟研究機構公佈關於過去一季及未來一年的預測數字。這些機構指出由於美元反彈,出入口增長只得7-8%,實質國民所得增長只得4%。特首所舉的時間,和這些機構的計算期不同,所以不用在公佈的數字弄虛作假,但他明知有新的數字,卻避而不談,已經缺乏學術忠誠。表面上,這些新數字所顯示出來的香港經濟寫真圖,已跟特首口中所說的相去甚遠,更何況4%的實質國民所得增長會因人口數字的增加而抵銷(即05年平均國民所得應該沒甚增長),香港經濟怎會像施政報告所說般,「已經擺脫困境」?

施政報告的對當然教育情況是這樣描寫的:「教育制度變得更靈活與多元化,學生更愉快和有效地學習,教師隊伍的質素及專業精神都提高了。」事實上我們瞭解的情況卻截然相反,所有家長認為教育質素大不如前,怨聲載道,不惜傾家蕩產,將子女送入國際學校,用腳投票,用腳抗議。在母語教學政策下,升上中六的學生水準大幅下跌。教師則因為削資和縮班的問題,經常醞釀罷工,實際情況和描繪圖畫的差別何其大!由此可知,這份施政報告的檢討或是缺乏誠意,或是毫無自知之明,兩者必居其一。

至於在扶貧政策方面,施政報告說政府設立了「攜手扶弱基金」,其實只是舊調重彈,將2002年「社區投資共享基金」重新包裝,再推出罷了。今年特首說會拿1億8000萬元出來,將院舍宿位改成長期護理宿位,其實這筆錢並非新撥出來,是取消了許多的普通老人院舍宿位,改為護理宿位,根本沒有投放新資源。這些掩耳盜鈴的手法,不是自欺欺人又是甚麼?

當然,今年施政報告最重要的部分,是特首的自我檢討。可是,特首在整份施政報告的主語都是用「我們」,到底「我們」是誰?是否整個政府共18萬名公務員的系統?還是整體問責官員呢?但施政報告的第22段又對問責制作出肯定評價,「我們」豈非身份未明?其實,董建華只是迴避最根本的問題,犯錯的是他自己,卻偏要含糊其辭,這是缺乏誠意的又一明證。以前的皇帝下「罪己詔」,都是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自己一人負責,然後還要減膳,吃較少及較粗的食物。董建華的罪詔卻只是要卸責,意圖胡混過關。

其實,就董建華的個人責任問題而言,他的所謂「在制訂政策的時候,未做到凡事想巿民所想,急巿民所急…未能充分顧及社會的承受能力和政策本身可能引起的爭議,過急推出太多改革措施,加重了巿民的負擔」,這責任已很嚴重,卻還不止,原來還「缺乏危機和政治意識,缺乏應付政經轉變所需的經驗和才能」,實在令人憂慮。經驗可以從實踐中累積,意識也可隨著經驗的增長而提高,但才能並非短期內可學懂,例如一個人沒有打網球的才能,怎可能在短時間內精通,立即參加大滿貫賽事?董建華既沒有當特首的才能,無論如何不會突然擁有,何以不立即下台?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語出《大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