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星期日

社會財富被嚴重扭曲

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港英政府為了穩定民心,拍板興建「玫瑰園」。「玫瑰園」落實興建,自然會有一班外籍人士來港工作,我認為高質素的樓宇需求必須會增加,於是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說服好友麥當雄「瞓身」買入豪宅。當時樓宇按揭可達九成,麥當雄聽我所言,一口氣買入5個豪宅單位,賺了近億利潤。


利潤比生產更高

自樓市復甦開始,我已開始參與炒樓,當年杏花邨、黃埔花園排隊買籌等等,我親眼目睹樓價由每呎500元飆升至高峰期過萬元。樓價的浪潮在1986年至1994年增長得最快。
香港整個住居發展過程,其中一個嚴重問題是政府在純住宅市場的參與極高,接近四成。政府無緣無故自製了40%的樓宇供應,但同時土地的最終供應、賣地、補地價等又掌握在政府的手中。當年我認為應買豪宅,是因為看到政府為了減少中半山的人口負荷,而將中半山土地的容積率(Plot Ratio)由九降至五,重建舊宅無助增加供應,相反只會日益減少。
在負利率環境、樓宇供應受限制、社會財富積聚等因素下,截至1997年,香港樓市經歷了接連10年的飆升狂潮,樓價跳升近10倍。樓價狂飆,令社會財富被嚴重扭曲。即是說,在嚴重通脹的情況下,人們發現囤積居奇能賺取的利潤比生產更高,當然會一窩蜂去將有生產力的事變成無生產力。這並不是香港人特別貪心,而是在這樣的經濟情況下,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果。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