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男女擇偶大不同

在有利自己的基因傳承的前提下,雄性的性擇考慮一般較為直接,首要是漂亮。理由十分簡單,漂亮的雌性能生產出同樣漂亮下一代的機會相對較高,於是帶有自己基因的後代在性方面自然較有吸引力,有利繼續繁衍。

另一個重要考慮則是要青春。雌性一生能夠產生的卵子是有限的,而且會隨年月流失。卵子像魚一樣越「新鮮」越好,但要生育下一代,也要待雌性的身體機能完全發育成熟才可以開始,所以,以人類的生理角度來說,女性由16歲至26歲是生育的全盛期。這就解釋了為何幾乎所有年齡層的男性除非另有其他原因或需要,都貪慕青春少艾。至於其他的考慮或需要是甚麼,稍後我會再作探討,但原則上能生產出較健康、漂亮的下一代,對雄性來說已經相當足夠。

古往今來問題是,那些高質素、既健康又漂亮的女性為甚麼要選擇你呢?一個男人憑甚麼可以擁有很多高質素的女性呢?
相對於雄性的簡單直接,只求外表的原始考慮,雌性在性擇方面的考慮就複雜得多。

英俊與負責任難並存

我們要知道,人類是一種靠「食腦」的動物。人類不兇猛也不強壯,要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生存,就要多動腦筋,因此在所有動物之中,人類的頭顱佔全身比例是最大的。頭顱太大造成了嬰兒出生困難的問題,人類女性因為難產而死亡的比率較其他生物都高。而且,人類的祖先在進化為南方古猿時,由四肢行走轉為以兩條腿走路,這個演進改變了人類盤骨的角度,亦加強了人類嬰兒出生的難度,難度基本上與跳水運動員要做出360度轉體再抱膝的動作一樣高。

另一方面,大自然中甚少生物的幼兒期會如人類這麼長,要依附父母這麼多年,基本上人要到3歲之後才能自己行走活動,十多歲之後才能獨立生存。人類的嬰孩需要母親極多的關注和照顧,因此母親在嬰兒襁褓期間,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限制和阻礙,極需要一個肯照顧她和孩子的男人。因此在選擇伴侶時,女人經常會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考慮之間掙扎──既想要強裝英俊又受女性歡迎的男人,也想要肯負責任、忠實的男人。偏偏兩種要求原則上難以同時出現在一個男人身上。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挑撥族群矛盾傷和諧

一個人公然侮辱某一個民族、種族或某一個地區、階級的說話,我們一般稱之為「Hate Speech」。
我們要明白,「言論自由」並不是一塊萬能的免死金牌,只要言論一觸及到挑撥族群矛盾的底線,如指猶太人全部都是剝削鬼、贊同德國人殺猶太人,或認為日本人在南京殺中國人沒犯錯等,便會立即失去「言論自由」的道德庇蔭。在大部份國家,挑撥族群矛盾是犯法的,尤其中國近年主張的和諧社會更是不容許。同樣道理,我亦不認同香港人稱大陸人為「蝗蟲」。香港人仇恨大陸人或其他族群的言論,我一樣會予以鄙視,「雙非」孕婦如是,外傭居港權如是。人當然有分好人壞人,但卻不應以族群來劃分,而是要以個人來劃分。

言論令北大蒙羞

北京大學如果不處理孔慶東的問題,它將連作為高等學府的最低尊嚴要求亦會失去。若香港大學有這樣的一個教授,我作為校友一定會向香港大學抗議,要求辭退他。因為這種言論令整間大學蒙羞,這並不是言論自由的問題。我認為香港的大學應該嚴正考慮杯葛錄用北大的畢業生作抗議,同時我們要去信要求全球名牌大學拒絕承認北大畢業生的學歷資格以及拒絕與北大作任何學術交流。
回說孔慶東這個人。孔慶東一直自稱「孔子第73代後人」,但網上卻有人質疑他孔子後人的身份,並轉貼了一些傳聞是孔慶東真正家世的資料。據資料所講,五代曾有一個姓劉的人,殺害了姓孔的後人,然後冒充孔姓身份生活,孔有可能屬於這一支原本姓劉的孔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