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30日星期一

小班教學於事何補?

世上由常識或直觀得出的觀點,很多時都錯。舉例,在英國,有一條火車路,每星期只有一班次的火車經過。該火車路和一條很小的鄉間公路相連,成十字形,結果每一、兩年便有人從公路行到火車路相連處時被撞死。住在該處的人表示這樣太危險了,因為人們在公路上駕車時,很自然不會預計有火車來到;另一方面,火車路兩邊都長滿樹木,遮擋了人們視線,無法看清,不如在兩旁分別砍走一百碼樹,讓視野好一點。結果樹是砍了,但有沒有減少意外發生?沒有,照樣每一、兩年便有一人被火車撞死,因視野寬了,駕駛自然快了,因不小心而導致車禍。

再舉一例說明常識可以如何欺人。自我姨甥讀幼稚園開始,我姊姊每晚花四小時教他做功課,一直升上小學、中學,風雨不改。終於到我姨甥讀中三時,無論如何被迫溫習,都只是考二十多名。姊姊又生氣又沮喪,決定斬斷這十二年的習慣,不再晚晚當他的補習老師,亦不會迫他做功課,只是警告他若只考到第三十名,一定不會饒他。最後學期結束,姨甥照樣考第二十多名,沒啥進步或退歩。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姊姊教得多,姨甥便倚賴多,沒有倚靠時,便要靠自己努力多一點,終於得到同樣的結果。

教育是社會發展之源,特區政府若不找出教育問題的癥結,無論花多少金錢,也不會有效果。看看美國,不斷將錢花在減少每班學生人數上,最後每班學生人數少了40%,然而學生成績完全沒有進步,原因是老師不會用心教導逐個學生,學生也因同班人數少了而鬆懈。

實現小班教學之所以突然成為教育界當然第一急務,其實只有一個目的,便是維持教師的職位,若果純粹為學生的利益觀點著想,根本可以有很多其它選擇。事實上,我認為香港整套教育制度徹底荒謬,原因有三:

第一.教育制度是「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企圖以一套標準化的模式去強迫所有人接受,不理會接受的人的年紀、歲數、性別和興趣等。人有賢與不肖之分,孔子教學也是「因材施教」,怎可以像製餅般,只用一個模便算?用一套教學制度去對待所有人,其實犧牲了一些不適合這種方法的學生;

第二.教育資源極度錯配。人類是遺傳的生物,出世時腦部已有一套程式,在每個階段能夠學懂甚麼,學不懂甚麼,編排非常精細,例如人類在兩歲前不會有「我」的觀念,一定要到三歲或以後才學會。人類在十歲前學習最重要,能力亦最強。最荒謬是有些學校在中一至中五實施母語教學,到中六至中七再轉為英語教學,其時學生腦部學語言的能力已很弱,如何適應?奈何我們的教育制度違反人類生長學習知識的程式;

第三.教育制度和「大鑊飯」制度一樣,無論老師教導學生的成績如何,都是同一薪酬,根據年資攀升,這樣注定沒效率和失敗,好的老師因做事多,一定會被壞老師迫走,最終只害苦學生。特區政府想辦法解決以上三點問題,比實施小班教學有用多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