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急劇轉變中的群眾(二)

除了人口來源,人口年齡分佈所形成的差別。

我們這一代大部份人都屬於戰後嬰兒潮出生。這個人口生殖潮自1950年代開始,持續約三十年,並以1950至1970年期間為高峰,在該時段出生的人佔香港人口比例最多。這一代人控制了香港大部份的資產、權力,甚至話語權。

呂大樂在《四代香港人》所說的我不想重覆,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1970年後的香港已成為一個富裕社會,而在富裕社會出生的人是有其獨有特性的。他們的安全感較強,於是他們不一定要像上一輩般擁有力爭上游、賺錢的狠勁,部份人追求的是其他價值。

好像熱門的八十後問題,就是上述兩個問題揉合所敷生出的現象。由於社會條件不斷進步,八十後都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但由於家庭環境較好,因此沒有工作的急切需要。我親眼目擊不少八十年大學畢業後長期不去找工作,只靠兼職或以進修為名,一直漫無目的過活,完全失去我們這一代為了獨立養家而急急工作的魄力。而由於有了知識,能看到社會上許多的不公義的地方,所以八十後當中有少數人傾向走上社會抗爭的道路,這亦是香港社會難以管治的一個原因。

自麥里浩推行九年免費強制教育至今,得出的結果是「學位超級通貨膨脹」。今日的會考畢業生並不等於四十年前的會考畢業生;今日的大學生並不等於四十年前的大學生,因為今日的會考畢業生和大學生人數大幅增加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