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聯繫匯率不必政府勞心

香港經濟其中一個主要問題的根源是聯繫匯率。香港的匯率曾經歷幾次重大的變化。首先,是與英鎊掛,採用固定匯率,這個做法與聯繫匯率的做法分別不大。後來英鎊嚴重貶值,1972年港幣改與美元掛,兩年後開始改用浮動匯率,一用便是十多年。直至1983年10月15日,香港正式實施聯繫匯率。傳聞鄧小平在決定要收回香港之後,曾與全港最有影響力的幾位富商在北京見面,游說他們支持,更謠傳其中一位富豪在見面後,立即打長途電話回港沽售港元。


不需要中央銀行參與

1983年9月,港元匯率兩日間共貶值了13%,跌至9.60港元兌1美元的低位,市民紛紛湧到超級市場搶購由白米以至廁紙等貨品。記得那天我正與朋友在假日酒店吃飯,大家收到這個消息,無不面如死灰。當時我做入口生意,港元貶值對我們影響極大。為了停止任由港元貶值,現在被稱為「聯繫匯率之父」的祈連活(John Greenwood)向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建議實行固定聯繫匯率的構思,3星期後,正式宣布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從此7.8港元兌1美元。為何是1美元兌7.8港元呢?傳聞這個數字是財政司在浴缸內決定的,沒有特別原因和解釋。


可完全自動兌換運作

聯繫匯率基本上是一套貨幣發行局機制。為甚麼包括費利民在內的自由經濟學者都認為香港應該繼續採用聯繫匯率呢?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他們不信任政府。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不需要中央銀行參與,政府在此制度中完全無權。此發行制度的原理是當發鈔銀行需要印發港元時,銀行必須先將等額的美元存入貨幣發行局,取得存款證後,方可印鈔,因此香港的外匯儲備的存款部份是銀行存於貨幣發行局的外匯。這筆款項滾存的利息則成為外匯基金一項豐厚收益,但這筆收益卻沒有計算入政府盈餘內,現任特區政府的實質盈餘為12,000億港元。
聯繫匯率這一套貨幣發行局機制的優美之處,在於它是一套可以完全自動兌換運作的系統,不需要中央銀行、不需要任志剛、更不需要如此龐大的管理機構。只要背離了7.8的兌換率,自動對沖系統便會啟動。即是說,假如港元上升,銀行自然會拿港元去換美元再印港元;相反,若港元下跌,銀行又會去提取美元沽售換取港元,這套對沖系統自然會將差距收緊。因此任志剛發明的那些操作方法全都是多餘的,只會造成越來越多的漏洞。(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