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貨幣政策隨美種下禍根

芝加哥貨幣學派認為我們不應利用財政管理去調節經濟,而是利用金融體系作出調節。因為他們發現若運用財政管理手段調節經濟程序太多,收效太遲,往往減得稅來,經濟已經復甦,每次都與實際經濟環境出現時差。反而美國的公開市場操作系統的效率卻異常迅速,效果立竿見影。
美國的公開市場操作系統是怎樣的呢?1980年之後,美國作出了重大的經濟政策轉變。在此之前,由於資訊及電腦科技的限制,因此美國聯邦儲備局無法獲得全面的數據,掌握美元流通量。於是美國聯邦儲備局並非直接調節貨幣,而是意圖透過利率的波動,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可是這個方法實際上是沒有效的。因為銀行與聯邦儲備局直接拆借的金額只佔市場極少比例,聯邦基金利率影響力不大。直至1980年以後,美國聯邦儲備局有能力準確掌握全國美元的流通情況,堅決改以債券買賣控制銀根的手法,問題才得以解決。在需要收縮銀根時,政府會拋出債券,將錢收回聯邦儲備局,不再借出市場,減少現金流量;相反,需要放鬆銀根時,政府就買入債券,將現金注入市場。結果,這政策修復了通貨膨脹,造成過去二十多年的經濟繁榮。


保護財富不被負利率蠶食

香港因為實行聯繫匯率而要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於是便產生了第一個大問題。香港的樓價飊升得最瘋狂的時候,大約是在1988至1993年期間。當時香港經濟因為加工工業北移,注入國內龐大的勞動力,所以發展得非常蓬勃。當時香港工人薪金不斷躍升,失業率只有不足1%,然而美國當時的失業率卻達到5-6%。在這情況下,香港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的結果,就是出現高通脹,繼而出現負利率。而在負利率的遊戲規則下,借錢是可以賺錢的,誰持現金而不買耐用品的話,那個人神經肯定有問題,加上為了保護財富不會被負利率蠶食,市民自然會選擇去買樓,形成泡沫經濟,種下日後的禍根。

口若懸河
蕭若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