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電視劇犯上嚴重錯誤

帝后稱號有一套相當複雜的系統,很多人也搞不清楚。帝后大臣死後的稱號叫「諡號」,這是對他一生的評價。我們最常見的是大臣的諡號,當中的用字有極嚴格的規定,例如必須為翰林院出身或曾任大學士的人才可用「文」字。


慈禧諡號共25字

歷代大臣中,最尊貴的諡號就是「文正」,須經皇帝特旨方能使用。清朝只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8名大臣有此榮譽,而死後立即被封為「文正」的就只有曾國藩和道光時期的丞相曹振鏞,雖然不少人認為曹振鏞不文不正。除此以外,其他大學士能夠得到的最高等級的諡號是「文忠」,而在大臣死後,大學士能為他向皇帝建議的諡號,最高級的也只能是「文忠」,例如李鴻章的諡號就是「文忠」。另外,因開邊定土而立功的,亦有一個非常罕有的諡號叫「文襄」,例如左宗棠就諡「文襄」。
至於太后的封號亦一樣繁複。首先,在封立太后時會被賜予一個「尊號」,例如「慈禧」。而後來在慈禧與太后之間加上的,則稱為「徽號」。通常遇到年節時,皇帝都會在太后及太皇太后原有的徽號上再加新字,並按字數計算每年在生日時可獲之交進銀,每多一字可多獲一萬両銀,以慈禧徽號最終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為例,就即是每年有十六萬両。及至死後,則會加封諡號,慈禧的諡號就是「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共25字。


每字有標準解釋

封號通常不會直稱太后,而改用「顯皇后」。「孝」後的字眼,則由大臣共同選出一個最適合代表此人的字,每字都有標準的解釋,而「欽」字,根據《鴻稱通用》的解釋,意指很有威儀的人。「天」與「聖」則是太后專用的字眼,「天」字前的字眼代表與上任皇帝的關係,「聖」字前的字眼則代表與現任皇帝的關係。「配天」即指慈禧並非上任皇帝之元配,「興聖」則表示慈禧為現任皇帝之生母。
因此幾乎所有關於清代的電視劇都在皇后的稱號上犯了嚴重的錯誤,例如順治的母親、康熙的祖母孝莊皇后,「孝莊」是諡號,她本人在生時是不可能以孝莊來自稱的。至於皇帝的稱號就更為複雜,要留待日後再詳談。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口若懸河
蕭若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